简体 |繁体 | English  
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 大地栏目组 亚太经济 廉政反腐 体育 书画家 军事 教育 公告
旅游
这就是良渚!
  发布时间:2019/7/8   来源:人民网   记者:刘林伟 魏 雪 齐 欣

 

 

  良渚古城遗址及周边同期遗存、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流经杭州的大运河河段分布示意图。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良渚古城遗址”(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国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因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隔,得以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环境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征,产生了与亚欧大陆其它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不同特色,并成为当今世上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在这一广袤的地理环境中,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河流——中国的长江与黄河在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蕴育方面,具有与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两河、南亚的古印度河同样的巨大作用与辉煌贡献,产生了“大河文明”。

     

  01

  从现在起 请记住这个图案

  良渚神人兽面纹:震慑人心又会成为时尚之选

  1986年在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的大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通行的主题纹饰。

  这表明,当时的良渚先民已能熟练地运用各种雕线刻画相结合的繁复工艺,对称雕琢肢体齐全的神人图像。

  头戴羽冠的人的形象,与圆眼獠牙的猛兽面目在玉器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在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的方寸之地,谁能相信这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古人所作?

  神人兽面纹不仅展现出不同于中国其它玉文化以动物造型为主要母题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对文化遗产价值做出了重要印证:以其出现在所有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揭示出这一区域性国家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信仰。 

  伴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进程,神人兽面纹已经成为良渚文化和良渚文化遗产最具特色的个性化符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就像金沙遗址的太阳鸟图案一样,它将演化为非常流行和随处可见的时尚标识,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上。

  02

  良渚古城遗址何以成为世界遗产

  符合列入世界遗产标准的(iii)(iv)

  标准(iii):

  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中心和信仰中心,是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国家的杰出见证,它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江下游地区。它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证据。

  标准(iv)

  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良渚古城遗址说明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仪式和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位的过渡。它包括早期城市化的突出例子,表现在夯土遗迹、城市和景观规划,以及表现为遗产内的墓地差异、空间组织的社会文化战略和物化权力的社会等级。它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03

  作为世界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

  距今五千多年的早期城市 是啥样

  多元一体

  指中华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分布着不同地区一系列的考古学文化,基本上各有源流、自成谱系。但它们并非封闭系统,彼此之间均因迁徙和交流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传播,并日益增进特征的融合,使具有谱系特征的一些文化因素愈来愈多地出现互见的现象。这种经由多源性与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统性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一大特征,即“多元一体”。

  稻作农业

  良渚古城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湖塘、沼泽、河流密布,适合野生稻生长和水稻种植。浙江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河姆渡遗址、上海崧泽遗址、广富林遗址等业已发掘的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稻作生产贯穿着新石器时代始终,从距今一万年延续至良渚文化,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均发现了炭化稻谷(米)。到良渚文化晚期,稻作农业生产已经相当成熟,主要表现为驯化历程基本完成了,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稻米成为了良渚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五千多年前就有建城、建水坝的巨大工程

  良渚古城遗址留存下来的遗迹显示出这个早期国家曾经开展过两大土石工程,一是建城、一是建水坝。在新石器时代,完成这样一项涉及土石方量总计约为1000万立方米(其中古城约717万立方米、水坝约288万立方米)以上的巨大工程,在今天看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良渚古城向今天证明了在五千多年前,它已经具备了应对如此复杂需求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为啥在城址内没有找到稻田?

  良渚古城遗址内部迄今为止没有找到稻田遗迹,但在城址的莫角山台地东坡和池中寺台地,均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遗存。良渚古城周边的河网平原地带颇为辽阔,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外围周边地带发现若干小型聚落遗址。在城址东北26千米外的茅山遗址发现了稻田遗存。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分野土地空间布局。

  已出现以宫殿区为中心的城市布局

  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位于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隶属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地显示出以宫殿区、封闭式内城、半封闭式外城组成的城市布局,已经可以揭示良渚古城遗址具有城市所特有的空间形制、功能分区、防御功能、社会分工等复杂现象。其中尤以宫殿区的出现,揭示了良渚时期已经存在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现象,而以宫殿区为中心的三重向心式规划布局,突显了在距今五千多年所存在的一个早期国家的权力中心地位。

  04

  良渚遗址考古 已持续逾80年

  当代各项保护措施随之完善 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科研基础和综合管理水平

  遗址的演变

  依据现有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良渚古城遗址的形成和使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至公元前2100年前基本废弃。

  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并进行考古发掘,认为是“以黑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夏鼐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1987年至2016年,良渚遗址考古工作先后5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61年,良渚遗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13年再次修订。

  杭州周边世界遗产密布

  自2011年至2019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杭州一下子就拥有了3项世界遗产。

  其中,杭州市区西面的西湖文化景观,在2011年6月24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年后,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十大河段中的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都流经杭州地区。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与上述两项世界遗产相距不远。

  申遗成功之后,又带来了全新的考验——上述地区都面临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那如何保持世界遗产的真实与完整?这是全球范围内各遗产地的共同难题。

责编:周勇

要  闻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杜达、拉赫蒙通电话
中央有关部门听取香港各界对完善"爱国者治港"有关制度的意见 夏宝龙出席
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判3年有期徒刑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4日召开
中国脱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暂停台湾菠萝输入大陆完全合理必要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姓  名
身份证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亚太经济新闻网 凤凰通讯社 中国网传媒经济  中国青年网 华讯网 央视网 央广网 映象网 凤凰网 中联部 中国新闻网 龙子网 国新办 中国网信网 未来网 中国纪委监察部 中编办 紫光阁 法制网 中青在线 微信公众号  
  主页  关于我们  会员专区  网址:www.cinm.hk  新闻热线:18137825188  豫ICP备1705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