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教授带领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团队赴土默特右旗沟门镇做乡村振兴调研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向瑞成)呼和浩特电 沟门镇地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中心”腹地,北倚大青山,京藏高速、110国道横贯境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镇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城镇社区,总人口29198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5万亩,农耕3.8万亩,林地1.7万亩,素有“瓜果之乡”“土右旗城市后花园”的美誉。曾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国家卫生乡镇、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具特色风情小镇奖、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级“最强党支部”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所辖板申气、西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西湾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荣誉。近年来沟门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一、“三产联动”,为乡村振兴构建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沟门镇立足全镇生态资源禀赋,聚焦休闲农业、文旅康养、商贸物流三大产业,按照西部片区、中部片区和东部片区的发展规划,凝练发展特色,形成以“三产联动”擦亮产业富民“金名片”的发展格局。一是在西部片区培育特色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基地,建成马留面粉厂,引进果品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等项目,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打造全旗“面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二是在中部片区探索共富果园模式,打造大雁滩田园综合体,建成西湾民俗一条街,构建集果品种植、休闲观光、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一环两轴引两湾,一心三区领多点”文旅产业发展布局,打响“水涧沟门▪后花园”文旅品牌。三是在西部片区规划建设现代综合物流产业片园,对接引进昌粮集团,推动天骏冷链物流仓储城项目早日落地运营,不断丰富产业业态,实现更高水平、更高目标的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外引内育”,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提速发展,有效破解人才匮乏,干部短缺之困局,沟门镇在旗党委“双招双引一优化”的决策指引下,积极开展招才引智,落实“引进大学生回村任职计划”,招录储备20名大学生人才,其中7人担任村书记或主任助理职务,为村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招录采取结构化方式进行,通过面试对选聘人员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等能力进行综合评判,并就选聘人员在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观念想法和工作思路进行考察,选拔出最适合岗位需求的年轻干部。同时,沟门镇注重“土专家”“田秀才”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培养技术能手,组织农业、农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本土人才的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驱动力。沟门镇秉持“不读书则少智,不读书则乏礼”的理念,关注基础教育发展,努力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储备。板申气村举全村之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为旗县初高中输出优秀学生。
三、“软硬协同”,为乡村振兴谱写文化篇章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传承传统文化,延续文化精神对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至关重要。沟门镇创新文化振兴方式,强调文化精神和文化设施软硬件协同发展。大多数乡村都凝练出适合本村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帮助村民将规约中的自由、平等、文明、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建立和谐氛围感拉满的新时代乡村。沟门镇弘扬传统孝道,落实乡村养老政策,积极建立长者饭堂,提供舒适温馨的娱乐场所,帮助老年人渡过幸福的晚年生活。为了凝聚村民力量,营造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沟门镇于2012年2月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位于全国“文明村”板申气村,2016年投资12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家风家训馆。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设有室外小戏台,在每年重大节庆和农闲时间组织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向心力。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举办了文化大院擂台赛和广场舞大赛,参与人数达三万人次以上。西湾村引领村民保持身体健康,建立健康长廊,普及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素养。板申气村将剪纸艺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于每年的春节和端午节在老艺人的带领下剪窗花。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的认识和感受,使传统艺术不断发展创新。
四、“统筹推进”,为乡村振兴打造宜居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沟门镇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奋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山水秀田园美”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沟门镇实施统筹推进的建设路径,掀起了乡村生态振兴的“三大革命”,以“三大革命”绘就生态宜居的“新画卷”。一是抓实“厕所革命”,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粪污一体集中处理、三格化粪池和微生物降解等改厕模式,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持续提升。二是抓实“污水革命”,铺设污水管网、配套污水处理站,由第三方维修维护,逐步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规范化。三是抓实“垃圾革命”,整合资源力量,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广“户投、村收、镇运”的一体化治理模式,形成成本管控、灵活高效的治理格局,因村制宜,划片定人,通过村委会、保洁公司、农户三方联动,镇域环境卫生实现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
五、“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沟门镇积极创建自治区级“最强党支部”示范基地,按照“党建+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沟门镇板申气村以村党支部为引领,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创收模式、资产租赁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村集体收入突破40万元。二是实施“党建联盟”,积极推进干群结对、乡贤助力和项目引进,最大限度调动联建共建资源力量。沟门镇此老气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办下,联手沟门镇镇办企业、内蒙古颂晋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土默特右旗民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重视党群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沟门镇建成13个村、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办公、活动和休息区域,满足村民日常需要。四是健全议事机制,将人民民主理念落实到乡村各项工作中。形成“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六大民主流程,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办理。五是丰富组织架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构成村级“四会”组织架构,辅以完备的制度建设,成为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讯员:陈彦艳郝海燕)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