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 > 地方要闻 >正文 当前位置: 地方要闻

团结镇:大棚平菇促增收 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来源: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    时间:2025-01-17
字体: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何军)新疆电    近日,在团结镇戈壁设施产业园基地的出菇房里,一簇簇争相冒头的小蘑菇探出“小脑袋”,鲜嫩诱人,棚中散发着阵阵蘑菇的清香。工人们正忙着对作物进行管护、采摘,一幅乡镇冬日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园负责人赵继华介绍,产业园探索发展出“农业废弃物利用+食用菌种植+有机肥利用”的生态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园区的菌棒主要原料包括麸皮、棉籽壳、玉米芯、豆粕、枯枝木屑等,这些原料成本低廉、易于获取,再加上没有添加化学肥料,长出来的平菇口感较好,味道更加鲜美。“平菇的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只要保证温度和湿度,老百姓也可以培养出菇。现在很多客户吃了我们的平菇后,也想尝试在家里种植,所以我们也对外出售菌棒。”赵继华说道。

近年来,团结镇依托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食用菌产业逐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辐射带动了村民提升种植水平,团结镇组织培训,并安排村民外出考察学习。村民们认真钻研,将先进的栽培技术学到手,产品质量因此大幅提升。团结镇为村民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搭建销售渠道,稳定销路,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种植蘑菇的积极性愈发高涨。

种植户黄彬说:“一个菌棒半年能产3公斤蘑菇,一公斤能卖10元左右,我们家一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我的蘑菇主要销售到本地商超、批发市场等地,还有附近县市各大巴扎和农贸市场。后续我想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我的收入。”

下一步,团结镇将按照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思路,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一乡一品”特色品牌,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充分利用辖区优势,不断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农民发展产业的热情,全方位、多角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撑起产业振兴“致富伞”。(通讯员:马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