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 > 地方要闻 >正文 当前位置: 地方要闻

新疆尉犁县:“志愿红”绘就温暖底色,共筑美好家园

来源: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    时间:2025-03-18
字体: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何军)新疆电    在新疆巴州尉犁县,鲜艳的“志愿红”如同跳动的火苗,传递着温暖与希望。2024年以来,尉犁县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462支志愿服务队伍、1.3万余名志愿者,以“1+3”志愿服务格局为核心(暨打造1个品牌“尉爱同行”,围绕节庆活动、基层治理、专业领域3大工作场景),推动“尉爱同行”品牌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已成为县域社会治理和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准对接需求,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尉犁县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以品牌项目化思维为导向,推动志愿服务朝着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县委社会工作部打造的“尉爱同行”品牌,联合团县委推出“尉爱同行 微笑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志愿服务的“点单模式”。新疆尉犁洪通燃气有限公司的“暖心燃气惠民”项目,解决了困难群众冬季燃气使用难题;尉犁县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保护未成年 温暖爱心田”项目,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县卫健委的“情暖夕阳 医路相伴”项目,则为养老院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与关怀。

各乡镇、村(社区)也结合本地实际,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如尉犁镇的“尉爱同行·志愿星光”、团结镇的“团结花开·籽籽同心”、古勒巴格乡的“河畔燧梦·爱心驿站”、达西村“达西义警”等,形成了“一乡(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在尉犁县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县委分管领导为8个乡镇志愿服务总队授旗,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群众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基层治理

尉犁县紧紧围绕“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推动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2024年,全县率先完成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套转工作,并通过网课学习、线下培训等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目前,全县已有31人获得初级以上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三岗十八级”人员10人。2025年定下了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到25%的工作目标,实现专业力量与志愿力量的有效结合。

尉犁县还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孵化出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乐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构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出富强社区“初心课堂”,幸福社区“朝夕相伴 幸福家园”等特色品牌,形成“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的互动格局。为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常态化开展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各类服务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搭建多元平台,丰富服务内容

尉犁县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进程中,注重平台搭建与服务内容的丰富。在平台搭建上,选取3个基础设施完善、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社区,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打造基层志愿服务站点标杆。在县域旅游景区、景点合理布局建设志愿服务站(岗亭),为游客提供便利与帮助。同时,在新兴领域和行业协会商会中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工作试点,为志愿服务注入“新”力量。

在服务内容上,尉犁县根据不同的节日节庆,挖掘文化内涵与社会需求,构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志愿服务格局。每逢国庆假期、罗布人民俗烧烤节、沙漠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招募志愿者参与活动,从现场引导到后勤保障,全方位助力活动顺利开展。


志愿服务成果显著,未来展望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尉犁县成功举办首次志愿服务品牌案例分享会,并组织260余名党员志愿者在希望广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活动,现场提供中医诊疗、职位招聘等30余项服务,惠及群众1200余人。全县1万余名志愿者围绕理论宣讲、邻里互助、关爱新就业群体等方面,开展2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相关活动视频集锦首次荣登中国社会工作杂志,成为尉犁志愿服务工作的一张亮眼名片。

“新时代新征程,新部门新使命。”县委常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倩雯表示,“我们将继续搭建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与专业素养,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点点微光,汇曜曜星河。尉犁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不仅温暖了群众生活,更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一处脉络。下一步,尉犁县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体系,丰富供给内容,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结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通讯员:彭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