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中小学的暑假已经开始了,这就意味着对一个又一个小家庭来说,神兽归来了。漫长的暑假,谁来看管孩子一直是一个问题。在今年,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暑期托管班成了最热的词,前不久连教育部都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通知提出,地方教育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一方面,好事如何才能办好?另一方面,是好事,家长就都会把孩子送到暑期托管班吗?《新闻周刊》本周关注:暑期托管班。
01回学校过暑假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学生 李梓萌:我叫李梓萌,我下个学期就要五年级了。平时会上一些妈妈爸爸给我安排的培训班,有空的时候到图书馆看书。今年有这样一个暑托班让我非常惊讶,我今天也和我们班一些同学体验了这个暑托班。
本周五(16日)一早,李梓萌和小伙伴回到学校,体验半天的暑期托管生活。这是她所就读的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学校有了暑托班,不仅让李梓萌觉得新鲜,也是老师们参与筹备的第一次。在这半天中,学校为学生们安排了校内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也会前往一街之隔的月湖风景区,开展校外美术写生课。
一堂“发现宁波之美”的课程,美术老师用40分钟让学生感受古建筑的美,再留20分钟让大家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建筑一角。这样一堂沉浸在历史古建筑中的美术课,没有了场地和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学生 李梓萌:因为暑假,就像我说的不是在家里写作业就是去上培训班,一节课40分钟,上的也都是课文类的知识,也不像今天那么丰富,也没有去户外的那种活动,都是比较无聊的。就是希望在以后暑托班里面,能有像今天那些户外体验,就差不多足够了。
就在7月9日,教育部发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内容大多是以辅导学生作业、带领孩子阅读、参加劳动以及拓展课外知识等为主,既不上新课,也不会超前教学。这使得孩子在暑期有了多一种去处,也让家长有了明确的想法和期待。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校长 周汉斌:现在是20个人组成,班级里面自愿报名,让他们来感受体验一下。目前接收到的信息人数不多,可能情况:一是通知报名时间有点晚了,家长有了前面自己暑期的安排了。第二个因为这个事情也是新产生的事物,家长可能状况也不是很熟悉,经历上我们都是第一次。
李梓萌妈妈 张文博:我们家是双职工的,朝九晚五,有时候还会加点班,所以说寒暑假是我最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交给双方父母去管的。我希望学校能够给孩子的机会,是一种能够学到我们平时学期学不到的那些。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研学活动,或者做一些社会实践,或者有助于小孩的体魄发展。我们不希望每天关在一个封闭教室,上一些比较超于大纲的课程,我们希望的是提升另外一种精神生活,课外的那种生活方面的提升。
此番推出的暑托班,一方面想为家长减负,破解看护难题;另一方面也想为孩子的假期减负,开创了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为主力的模式。也由此,不久前,网络上出现了“暑期托管班来了!教师寒暑假要取消?”这样的语句。
事实上,从7月9日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可以看到:不得强制教师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还要给予适当补助。在宁波海曙小学,有20位老师报名暑期托管,占到学校教师人数的30%。而在浙江杭州,此前有过托管经验的学校老师报名人数,有超过半数以上。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 赵坤:老师的专业性是吸引家长来学校参加暑托一个很重要的优势,保障老师在参与这项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争取志愿者积分,在将来不同单位的交流,以及评职、评优中兑换。每一个老师的话,我们按照每天500元的这样一个杭州市统一的标准。
此外,通知里明确:暑期托管服务,可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在北京,暑托每天每人收费30元,午餐费的标准各校不一,一般在16—30元。眼下,以学校为主体的托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家长、学校各方都需要适应过程。托管服务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学校也需要在托管服务中,逐渐校准定位。
白岩松:暑期托管的有关新闻一出来,很多人第一直觉是担心别变成新一种的暑期补习班。教育部在本周的发布会上特别重申:暑期托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自愿参加,不会强制,而且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同时,合理组织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作业辅导等,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决不能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按理说,这么一解释,大家应该放心了,可很多的家长反而不放心了,这能学到什么呢?
02 暑托班还是辅导班?
本周是南京市推出社区公益性暑托服务的第一周。周四早上,在江北新区的葛塘街道,15名小学生陆续由家长送来,他们的年龄在6—12岁之间,在家门口的社区暑托班里,他们将度过暑假中的一天。跟学校暑托班不同的是,社区暑托班的教师之中,有附近学校的专职老师,更多的是自愿报名的社区志愿者。
已经退休的沈大姐,是社区里的热心人士,自己的孩子已经读大学,丈夫还在上班,她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活动。在暑托班里,沈大姐和志愿者们最主要的职责是看护和保证孩子的安全,他们会监督孩子们写作业,也会发挥各自特长,组织编织、绘画、做操、科普等集体活动。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保平:首先我们不是办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培训班,原则上我们是不提供文化课的培训和教学。我们更多实际上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场所,让他们在这度过一个既有意义、又快乐又充实的假期。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开在家门口的社区暑托班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早上八点半送来,晚上六点钟接走,从7月上旬持续到8月底,而且是纯公益性服务,除了饭费几乎完全免费。尽管相比各类校外托管班和辅导班,孩子们很难说能学到特长和技能,但孩子们在这里没有压力,可以相对轻松地度过暑假。
学生家长 尚轩:我不指着他学太多的东西,但是总归比跟老人在家可能纵容、过度的爱护要强。最放心的是这边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我们平常熟悉的面孔 ,社区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或者说各方面,我可能更加相信一些。
小学生:在这里我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然后可以写作业,可以编手工,还可以跟大家玩游戏,暑假就安排得很踏实。
记者:暑假都安排在外面辅导班你能接受吗?
小学生:不太能接受,因为我觉得那样既交不到朋友,一个人也会觉得很无聊,会没有耐心去上辅导班。
然而,葛塘街道暑托班的报名并没有预想中的火爆,开班第一天只有7名孩子,后来增长到15名。从南京全市来看,截至本周一,报名暑托班的儿童4254名,招募到的教师志愿者有9317名,老师的数量比学生多出一倍。11个市辖区中,位于远郊区的溧水区就有1557人,占到了36%,相比之下,主城区的报名情况就逊色很多。在很多家长看来,校外教辅机构还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南京市江北新区葛塘街道社区志愿者 沈玮:开始我们讲这个班都跟家长说了,我们主要是负责看管,不会给你们去上课。所以肯定也有些家长权衡了一下,想想看,还是成绩比较重要吧。
周四中午,在主城区的一处教辅机构外,接送孩子的家长络绎不绝。这位正在陪孩子吃午饭的父亲表示,不是没考虑过社区暑托班,但听说几个年纪的孩子混班之后,还是报名了一个月两千多块的校外托管班。
家长:社区这种暑托班刚办,可能比较初级,送去的人可能参差不齐的,比如说不是都是一年级的,就比较混乱。就跟弹性离校是一样的,弹性离校我们以前也送去过,后来一学期我们发现弹性离校不能送去,那边老师人家只负责看管你们的安全,至于作业你写还是不写,人家是不管的。外面的托管班可能我们也不满意,说白了也不满意,但是比这种免费的可能稍微要好一点。
也有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利用暑假学习和充电,所以还是会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兴趣班和辅导班。
家长:就是不要跟别人差得太大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无论是社区暑期托管,还是学校暑期托管,作为一种兜底性的公益性服务,它可以帮助一部分家长解决孩子看护的难题,其出现必须值得肯定。但在五花八门的校外托管班、辅导班的激烈竞争面前,师资、兴趣度、专业性,暑托班能变得更有吸引力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暑托班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看护服务,很多家长就觉得让我孩子的假期生活这样度过没有意义,他还不如选择花钱送孩子去培训机构。因此这个情况之下,你的托管服务内容就很关键,如果是低水平维持的托管服务,对家长的吸引力肯定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加强相关引导,第二方面加强托管服务,提高托管服务的质量,改变家长对托管的认识。
白岩松:最近一周,《新闻周刊》的记者在各地采访当中发现,暑期托管虽然是热词,但是很多暑期托管班却没有爆满,有的地方反而招生遇冷,那就是父母担心托管班只是帮着看孩子,而不是学业的进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忙还不是最大的挑战,孩子不能利用暑期上补习班精进学业,影响将来考好高中、好大学才是最大的挑战!这又该怎么办?各种校外补习班虽然被严管了,但是家长也在琢磨着自己的高招,那么,暑期托管班又该如何增加吸引力呢?
03不能只是看护
暑假来临,上海五角场街道附近的家长们,又把孩子送到了这片社区花园进行托管。此刻带领孩子们找蝴蝶的刘悦来,正在探索一种暑托班的新思路,在看护的同时,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六年前,作为街道社区规划师的刘悦来,在这片居民区规划了一座社区花园,并成立了运营社区花园的公益组织。在他们的带领下,社区花园通过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营造了一片适合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景观。
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 刘悦来:我一直认为课外能够让他接触到更多的自然,尤其是在大自然当中进行一种自然而然的教育。还有一个就是能够让他们这些孩子们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协同的团队精神。
在这片居民共同维护的社区花园内,家长们通过自愿报名、普惠参与的方式,与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共同策划活动,用不违背孩子天性的暑托活动,填充起孩子们的假期时光。不同于待在教室的暑假托管,在这里,可以让水泥丛林里与大自然久违的孩子们,去触摸泥土、采摘果蔬。
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 刘悦来:这种自然的体验,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棵玉米从种下的时候是一粒种子,然后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去感受。
随着刘悦来团队把社区花园的模式推向上海的其他社区,这类依托社区花园开展的暑期托管,也给家长提供了新选择。虽然收取一定费用,但让专业化的社会教育资源得以进入,作为付费方的家长也能对课程提出想法,此类暑托班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这与教育部提出的积极拓宽社会教育资源、办好暑期托管的指导意见不谋而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我一直建议暑期的托管实际上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来提供,包括我们学校的力量、社区的力量,还有我们社会机构的力量来共同进行我们的暑期托管。最好的方式,实际上是由社区来统筹,我统筹我社区里面的公共教育资源,比如说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些人认为这些工作人员比较复杂,无法保证他的专业性,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托管服务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也解决了单一靠老师来做托管服务的提供者这样一个问题。
早在八年前,上海就主要以社区和街道为主体,探索开办过爱心暑托班,今年暑假,全上海就有五百多个暑托班开班。但在八年的实践中,此类暑托班常因活动内容单调而面临发展瓶颈,亟需提质升级。今年,有的社区注重社会资源的引入,刘悦来团队的一些暑托班,也在社区支持下获得更多经费,这将有助于优质暑托资源进一步扩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我们当然出发点最基础的是要解决家长的看护难,但是绝对不只有看护,如果只有看护的话,这样的托管一定会沦为形式,一定很难获得家长的欢迎。如果我们政府给一些补贴,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费用购买第三方服务,那么在这个收费过程中我们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比如说我们要开展这个托管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这个内容是由谁来提供,我们的成本是多少,向家长收多少,这样的话我们听取家长意见基础之上,我们推送这样的托管服务项目,由家长自主选择参加。这有助于开出更多的托管服务项目,来提高家长对托管服务的满意度。
在熊丙奇看来,要想让暑期托管班从无到有办起来,既需要托管班的服务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也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真正去思考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暑假。刘悦来在实践中也发现,社区花园的暑托班能够发展下去,离不开家长观念的更新与契合。
学生家长 王欣玥:但凡这种比较长一点的比赛,你看一开始跑得快的,其实往往到终点并不一定能得到冠军。那我何不用这些假期,在别人“弯道超车”的时候,我就好好地给“这辆车”做个保养,做好他的维护,帮助他以后可以走得更远。
白岩松:暑期托管班虽然各地早有探索,但被教育部如此重视,还真是今年的事。按理说这是好事,是为家长办实事,但即便是好事,也得明白家长的心理在琢磨着什么,在盼望着什么。绝不是严管了线上线下的补习班,暑期托管班就会立即有市场,需要琢磨探索和尝试的事情,还有很多。什么事也不可能刚一开始就好得不得了,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改变各方的观念,这就是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