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政 > 社会 >正文 当前位置: 社会

甘肃马鬃山:不畏极端天气 这些年轻人接续坚守戈壁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1-09-09
字体:

  图为马鬃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
  王翔宇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马鬃山镇,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新疆接壤,北接蒙古国。

  自建立派出所以来,一茬茬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坚守在这片1.5万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用奋斗与担当巡边守边、服务群众,以青春和热血书写着爱国情。


  驾车从甘肃省酒泉市区一路向北,颠簸近5个小时,晚上快10点,记者终于抵达马鬃山边境派出所。

  第一感觉,风大。当地群众常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马鬃山镇全年5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第二感觉,空气极干,没说几句话喉咙就发痒。马鬃山镇年降水量80毫米,但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温差极大,气温夏季40多摄氏度,冬季零下40多摄氏度。

  在这里,5月份树木才发芽,而10月份镇上就开始供暖了。马鬃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龄29.6岁,辖区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190户、278人。

  “警民团结亲如一家,才能守好祖国边境的安全”

  盛夏时节,戈壁滩中炙热难耐,民警李超驾车疾驰。后备箱里,是派出所大棚里种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以及给群众带去的牛奶、水果;便道两边,骆驼刺、芨芨草、白刺等植被旱得耷拉下叶子。

  60多公里“搓板路”上,弯弯绕绕近2个小时,我们才到达乌泽尔呼鲁斯台。今年72岁的老人根登,独自一人在此居住。“方圆百里之内,只有根登和另外一家老两口生活。”教导员杨敏告诉记者,老人平时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一部卫星电话。

  “我的草场养了100多峰骆驼。”根登见到我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子女不在身边,派出所的民警就跟我的孩子一样。他们十天半个月就来看我一次,每次都带着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从1994年搬迁至此生活,根登就与派出所民警结下了深厚情谊。以至于派出所来新民警时,怎么进一步帮助根登已成为交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冬天,民警陈继龙到已废弃的大口子金矿巡查,看有没有偷挖盗采行为,沿途经过根登家时打了招呼。

  “从矿上返回时已经是深夜,老人担心我们迷路,特意留了一盏灯,隔着很远都能看到。他一直等到凌晨2点,看到我们回来了才睡觉,这让我们心里很温暖!”陈继龙说。杨敏常常跟民警们说:“唯有发动群众,警民团结亲如一家,才能守好祖国边境的安全。”派出所充分发挥牧民地熟人熟优势,吸纳招募了9名护边员,帮助民警巡边护边。

  “飞沙走石、满眼戈壁滩,时间一长也习惯了”

  放牧就是巡逻,每当发现陌生面孔或者车辆,根登都会及时向派出所报告。一天清晨,根登外出查看骆驼时,发现一名有些神志不清的男子。“问他是干啥的,也不回话;让他上摩托车,也没反应。”

  根登只好陪他慢慢走,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家。根登先给他吃喝,然后给派出所打电话。原来,这名男子前一晚因工钱与附近的矿业公司同事发生争吵,赌气出走,在戈壁滩上迷失方向。要不是根登及时发现,男子可能会遇到危险。

  马鬃山镇人口少、辖区面积大,服务好群众离不开耐心和细致。“这里的群众多以放牧为生,居住非常分散,很少到镇上。”杨敏说,“取发快递、捎菜买药、代买汽油等大事小情,常常由民警代劳。”派出所逐户发放警民联系卡,群众有事可以直接拨打民警个人电话。

  人口少、居住分散,马鬃山镇没有单独设立消防队,派出所还承担着一些灭火救援任务。去年夏天,镇上一户居民家中烧饭时不慎着火,火苗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接警后,带好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副所长金永强与民警们不到5分钟就赶到现场,消灭明火、清理废墟、查找隐患,前后忙活了小半天。

  除了严寒、酷暑、大风、干旱外,马鬃山镇还有着较为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矿产开采时需要大量爆炸物,从炸药库的建设、验收,再到日常取用、填药、爆破,民警都要到场监管、确保安全。近年来,随着京新高速开通,途经马鬃山的自驾游客也日渐增多。“公路建在戈壁滩中,许多人不知道加油站在哪里。车没油了,就报警求助我们。”杨敏说,“还有一些徒步的游客常因天气突变迷失方向,我们也要前去救援。”截至目前,派出所已成功搜救各类人员46人、车辆20余台。

  “飞沙走石、满眼戈壁滩,时间一长也习惯了。”金永强笑着说,“每当工作干完,看到老百姓的笑脸,就感觉心里踏实,再苦再累也无所畏惧。”

  “做好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就是我们的工作价值、人生价值”

  2008年7月,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敏应征入伍;2009年3月到马鬃山镇工作。其间,他也曾因工作借调兰州、北京等地。但2019年7月,他又一头扎回马鬃山。

  10多年前,马鬃山的工作、生活条件比现在恶劣得多。“那时候连电都没有,更别提网。”杨敏笑着说,就连打电话,也要爬到单位附近的小山上,“虽然手里拿的是移动电话,但是因为信号不稳定,打电话时根本不敢移动,动一动信号可能就找不到了。”

  如今,派出所软硬件条件不断优化升级,民警们的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平时,平均10天左右,我们就要把整个辖区跑一遍;重大节假日期间,我们白天巡护重要点位,晚上开警车在镇区巡逻,几乎一刻不停。”杨敏说。

  茫茫戈壁滩上,牧民居住间隔遥远。最远的一户牧民,从派出所出发,开车要走近4个小时。“戈壁滩上没有路,有的只是牧民长年累月走出来的便道。要想顺利抵达,靠记忆也靠经验。”杨敏说,“当然,跑多了,就熟悉了。”

  去年10月,民警张旭鹏从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调任马鬃山边境派出所。原来,张旭鹏执勤多、执法少;现在,他要接处警、做笔录、干内勤。“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海拔降低了,但好好工作的劲头不能降低。”尽管工作辛苦,但派出所的年轻人们常常苦中作乐。“没有‘荒凉’的岗位,只有‘荒凉’的人生。”杨敏说,“认真对待每一次接处警,做好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就是我们的工作价值、人生价值。”(付  文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