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北京9月9日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外事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内发展大局,始终服务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中宏观察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法学学科团队领衔人,博士生导师。
日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访谈。
党的文化外交的基本内涵及新时代特点
记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清晰地记载着党和政府外交的丰功伟绩。您对党的外交事业的突出成就及其新时代特点怎么看?
宋才发: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组织,也是中国历史和人民抉择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已经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或政党组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及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政党高层对话、政党多边论坛等众多交往形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清晰地记载着党和政府外交的丰功伟绩。其中,党领导文化外交的卓著功勋占有“半壁江山”。党的文化外交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嬗变过程,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貌。文化外交是以外交文化为其基本内容和方式,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基本途径开展外交活动的。进入新时代以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外交文化,已被适用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外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党和政府对外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多采取国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验做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党的文化外交是整个国家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外文化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中国还处在疑虑和观望之中,只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外文化工作成为当时党和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纽带。党的文化外交不仅打破了英美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封锁,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而且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影响,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曾多次阐述各国之间文化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学术理论界一般把文化外交称之为政府间的文化合作交流活动。我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我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该尊重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抹杀任何一国的特长和优点,以便互相学习和观摩”。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许多国家正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其中,最著名的个案要数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在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国家领导人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外事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和独自繁荣的,总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彼此交流交往中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国外交文化除了中华文化本身固有的元素外,同样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从文化定义的视角看,文化外交在本质上有别于外交文化。外交文化是指用于外交事务方面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文化外交的重要方面、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文化外交则是指运用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路径,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外交事务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外交已成为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之后的又一个新亮点。从文化发展的视角看,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广泛性及和平性特点,有益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从大国外交的视角看,它是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理念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领导人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尤其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行径。从特色外交的视角看,它以坚持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原则为出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以中华民族的义利观和公平正义为基础,以捍卫国家利益和政治安全为前提,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总体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外交准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文化外交来树立国家形象,坚持对周边国家的“亲诚惠容”、对非洲国家的“真实亲诚”等关系原则,表明中国文化外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大国意识和大国风范,在国际交往中赢得了良好的国际效果。
党的文化外交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藴。文化外交因隐性特点而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往往成为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开路先锋。具有5000年优秀历史传统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有特色底藴的中国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外交的灵魂和生命。譬如,《孙子兵法》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兵书,它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化外交有利于发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功效,如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外交活动,以达到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冲突。转变和改变对方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通过文化的功效改变其头脑中固有的观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文化外交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等文化外交活动,不仅赢得了外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且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已经在98个驻外使领馆设立了“文化处”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文化外交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15年12月1日,国家汉办在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这个数字足以证明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播和汉语言在全球推广的重视程度。文化外交通过现代技术可视化媒体的作用,默契地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并转化为个人的观点和社会舆论,可以更好地树立有益于本国的舆论环境。官方的文化交流对促进文化外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官方文化外交一般都采取文化合作协定、文化代表团互访、教育代表团交流活动和政府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四种方式进行。我们近年在美国、英国、日本、毛里求斯等国家进行教育调查考察时发现,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政府部门,正是以驻各国大使馆为主要文化外交载体,通过孔子学院向国外青少年提供中文语言教学课程,精心传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医课程等文化教育项目。驻外大使馆还在中国重要传统节庆期间(如春节),邀请国内大型文艺演出团队到国外进行专场演出,通过与外国人民共同欢度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方式,向国外民众介绍和传播丰富多彩的中国节庆文化、礼节礼仪、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等;通过展演中国精湛的杂技艺术和富有民间特色的传统剧目,让世界各国人民近距离地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党和政府这些文化外交举措,一方面弥补了过去在文化外交上的短板和不足,另一方面向其他国家彰显了中国文化外交的“软实力”。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在党的正确引领下,近年来也非常重视向其他国家人民传播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在国外被视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支柱产业”,文化贸易应当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重头戏,文化外交应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有益事业。文化是追求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战术资源。党和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文化外交举措,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文化事务中的话语权,促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获得稳步提升。
以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国际格局新构建。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3条第1款规定:各国使领馆的职责之一,就是“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间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间之经济、文化与科技关系。”这个国际公约的重大历史价值,在于促使文化外交在国际法上得到确认。许多欧洲国家把对外文化关系,视为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三支柱”,习惯上把文化外交称之为政治、经济外交之后的“第三外交”。文化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一种具体活动形式和策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属于具有和平性、柔软性、滞后性和持久性的国家“软权力”,这是文化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相比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活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的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尽管汤因比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关于文化作为思维方式影响着国家外交行为的看法却具有启迪价值。党的新时代文化外交不仅是一种外交类型,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外交理念,必须善于运用文化思维和文化战略眼光思考国际格局的新构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石,以双边外交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基础框架,使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了国际外交格局的重建,从大国外交上助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党和政府维护联合国组织和《联合国宪章》的权威,谴责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的霸道行为,反对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单边主义的“霸权政治”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多边事务,见证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亚投行”等多边机构的从无到有;反对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巴黎协定》,主张通过多边合作方式和途径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人世遭逢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的双边和多边外交不带有任何军事对抗意图,主张国家之间的外交应当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种族宗教的差异,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些富有创新性的双边外交机制渠道,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国际外交格局的新构建。总结执政党对外文化交往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在21世纪国际上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的外交和文化事业方针、政策为指南,围绕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维护国家利益;明确通过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是对外文化工作的总目标”。与时俱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断改革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注意研究和把握外国受众的特点,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坚决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抵御有害文化入侵,大力建设多种形式的海外文化传播阵地。世界经济论坛被誉为“世界经济风向标”,“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是2021年首场全球性重要会议。1月25日国家领导人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倡导国际社会共同解决好时代面临的四大课题,阐述各国共同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之道,并就中国继续与世界携手前行提出具体行动方案。”这个致辞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为世界各国后疫情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研究院主任弗里德里克·杜泽认为,中国领导人的特别致辞再次展现中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提供重要思路。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