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 > 地方产经 >正文 当前位置: 地方产经

焉耆:田野涌动希望 乡村迸发活力

来源: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    时间:2024-06-01
字体: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从春耕夏耘的田间景象,到珍禽养殖风情园的生态观光,再到巴扎市场的熙熙攘攘,在这个充满希望的仲夏,焉耆县北大渠乡活力迸发,各村因地制宜充分运用资源优势,让村里环境美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29日,驱车行驶在北大渠乡太平渠村的乡间道路,路两旁的“焉耆红”辣子和西红柿长势旺盛,农民们在田地劳作,清风徐来,麦浪翻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是我们村建设的‘两红’产业高效种植示范基地。”随行的北大渠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马超告诉记者,村里通过高效流转土地6700亩,将原本分散的“小块地”整合成了“大条田”,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把牢了乡村农业“基本盘”。据统计,去年该村工业番茄亩产值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8吨以上;色素辣椒由原先亩产400公斤,增产到亩产650公斤以上;总产值同比增长60%以上。小麦持续稳产,牢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汽车驶入太平渠村的苏家湾,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白墙灰檐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农民家门口的桃树已经挂果,连片的月季花海鲜艳盛开,静谧的时光下,举起手机随手一拍,仿佛置身于一幅乡村田园画中。

村民吕俊枝在自家蔬菜园摘菜。谈起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化,她不由地感叹道,“村子变美了,环境变好了,路也宽了,住着舒心。”

多年前,太平渠村和很多农村一样,环境卫生脏、乱、差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2018年被确定为焉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仗”。

当年,太平渠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有机结合,以太平渠村一二组苏家湾为试点,以道路硬化、围墙建设和庭院硬化为主,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时任太平渠村党支部书记纳志强在全村带头拆旧墙、建新墙,扎实推进乡村粪污一体化处理设施安装,整洁的院落和科学合理的三区规划让村民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新面貌的吸引力。

如今,太平渠村将苏家湾打造成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乡村和花海世界,将曾今“杂草丛生、泥泞不堪、坑洼不平”的农家小院变成了“瓜果飘香、绿意满园”的生态家园。

乡村颜值提升了,接下来如何把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转化为“美丽经济”,让“和美乡村”变成“村强民富”?北大渠乡党委书记董永华介绍,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业设施建设技术和特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同时,积极兴办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特色的珍禽、蛋鸡、肉牛养殖合作社,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9日,记者走进北大渠乡的立峰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火鸡、鸵鸟、筋斗鸽等禽类,不仅可供游客观赏,也对外出售,形成一个集加工销售、生态驯养、观赏、领养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该合作社负责人柯立峰多年来免费向村民教授畜禽养殖技术,提升村民养殖技术水平,让禽类养殖在全村、全乡推广。目前,合作社已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席德元是北大渠乡的一名农民,也是合作社的成员之一。他学习了养殖技术后,发展养殖业,每年收入近4万元。同时家中的20亩地和庭院经济每年也有3万余元的收入。幸福的生活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如今的北大渠乡,乡村道路宽敞平坦,房屋整洁美观,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北大渠乡党委书记董永华表示,通过定期开展巴扎日聚集人气,促销费,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同时将借助富硒农产品的认证,挖掘并发挥农村特色优势,积极打造采摘园和民宿,有效吸引了投资商和游客的目光,促使他们前来消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通讯员:张效红)

【责任编辑:周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