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 > 名家大作 >正文 当前位置: 名家大作

宋才发教授发表论文《论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来源: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    时间:2024-12-05
字体:

       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北京125日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手,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必须实现“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重突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运用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基础,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领导。由中共桂林市委员会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5期发表宋才发教授《论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论文。《社会科学家》杂志社主编粟红蕾,副主编阳玉平,论文责任编辑粟红蕾。

       标准参考文献:宋才发.论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J].社会科学家,20245):19-27.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论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宋才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是一份深化改革的新蓝图,为我国改革开放矗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决定》开篇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的价值和意义。《决定》明确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总结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成就基础上作出的最新判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和“实践续篇”。本文就如何深刻认识和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略陈管见,以请教于大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广阔前景

(一)《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目标。“制度”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动力、也是引领。这个“总目标”延续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法,只是在前面增加“继续”两个字,表明党“接续奋斗”的决心矢志不移;而且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为在当下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决定》为实现“总目标”落实“首要任务”,不仅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而且进一步规范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操作规程。在未来如何坚定不移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理解上,《决定》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规定“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生动实践。脱离或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革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须臾离不开法治作保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动摇。《决定》强调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和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审查。当下尤其要依据《决定》在相关部分提出的立法修法任务,又好又快地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反跨境腐败法等急需的法律。譬如,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体制机制,“国家发改委”正在落实《决定》提出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此同时立法机关还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适时修改监督法、监察法并组织力量加紧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等。

(二)全面深化改革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支撑。《决定》第4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是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和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改革是有破有立的过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为此,《决定》细化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历史传承与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最根本的就是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而全面深化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产物,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角度思考,坚持和进一步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必然要求深入激发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譬如,党中央提出的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走得“通”而且行得“稳”,印证了中国的改革之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道路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需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决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和“动员令”,未来需要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高质量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各项重要改革举措,把《决定》描绘的“大写意”转化为现实的“工笔画”,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两个毫不动摇”是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既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也决不搞全盘私有化,这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两个毫不动摇”则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性发展,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都是”的理论,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对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梳理发现,党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立场上,不仅始终是明确的、长期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从来就没有动摇过的。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保护产权就是依法维护所有制的核心,就是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保护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平竞争制度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提出了紧迫要求,在这里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同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四)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

凝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现实力量。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中国创造40多年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奇迹,靠的就是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当下和未来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分析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根本出路和根本动力,就在于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综合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决定》明确了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和“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要求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前景。在到2035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决定》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明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些分阶段实现的目标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战略部署安排相一致,展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前景。要聚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要始终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的新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部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上,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抓住当前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所谓“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制度现代化这个核心价值目标,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巨大制度效能;所谓“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紧紧抓住影响现代化事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坚持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不断提升制度现代化水平。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体系防范和化解风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诚如习近平所指出:“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共同富裕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路径和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用10余年时间走过了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提出到实践创新的艰辛历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不仅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诉求也更加多元,这是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基层民主相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全体人民通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力求使大多数人达到中等富裕水平,跳出了西方社会的低效率均衡,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更健康、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彰显了坚持改革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创造性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情怀与高度智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和不合理性,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还认为,如果没有“真正的共同体”,就不可能有“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高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这是马克思围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核心命题。我国由中华民族构筑的“民族共同体”,本质上就是马克思当年构想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体。从共同富裕建设的目标看,共同富裕的全民性、疆域性、导向性和发展性内涵,实质上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考量,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再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看,共同富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目标导向强调发展的均衡性,重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尤其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体差距的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为《宪法》)“序言”规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上,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同根同源,而且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愿望,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样”,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然后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与整合,最终把多元民族熔铸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以共同富裕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族人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资格和名义,共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积极成果。在当下和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各阶段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实践中,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手

要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个崭新理论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道路”与“新形态”是内在相融相通的。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走向。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科学回答了在特定的时空场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参照。《决定》指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如何通过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问题。2023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标志性新技术引领的技术革命视阈下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要素赋能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习近平在2024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变道超车”的内在根据和根本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方向,能够带来更高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原创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灵魂,代表着高科技从“零”到“一”的关键性突破。在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前提下,由于处在“无人区”的科技创新具有更加突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结构迭代动能转换的情况下,这种不确定性就使得我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在某些领域率先实现赶超或突破。因而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尺,是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引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内挑战和压力,主要来自于发展中的问题和烦恼,唯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事求是地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盼水涨船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拉力赛”。我们通常说要“做大蛋糕”,其实“做大蛋糕”不仅是“切好蛋糕”“分好蛋糕”的物质基础,更是回应“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根本依据。当下“做大蛋糕”的具体表现,就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最主要的路径和手段就是重新配置劳动资源和生产要素,促使这些资源和要素实现与劳动者的最优结合。依靠市场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守“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的原则,调动劳动组织机构和劳动者个人的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各个地区各种行业的均衡繁荣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是我国改革顺利推进、改革成果及时巩固的有效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保持战略定力、守正创新,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根本动力,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是党坚持守正创新、目标引领的一条宝贵经验。习近平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实质上就是时代的声音和实践发展的风向标,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高质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的深刻变革,更是对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角色的重新定位。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能够确保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可以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实业,能够促使国有企业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承载着特殊使命和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广大人民对国有企业寄予的深切期望。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变治理模式,从过去行政型治理转向经济型治理,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现代化。20245月习近平在济南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原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招。从方法论上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原本就是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体现。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问题的解决,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回应每个老百姓的具体期盼和诉求;又要坚持目标导向,把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必将是一个谋求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治理发展。经济型治理的突出特点是通过自主决策和市场竞争来推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自我增长和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给中国所有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合作共赢的新境界,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包括企业改革开放在内的产物,又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开放确立了新的目标指向,全面改革开放不断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四)实现“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重突破

40多年改革开放是沿着“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两条主线向前推进的。7月10日笔者在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说过,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有“一个主题、两条主线”。其中,“一个主题”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新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条主线是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各方面权责利关系,总体要求是达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并重。回过头来看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发现,1978—2013年是我国实行以“发展型改革”为主的重要时期,“发展型改革”的快速推进,迅速地解决了我国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一些突出问题,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有没有”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是“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重并重、双重推进、双重突破的关键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既是“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的重要结合点,迫切需要通过制度的纽带效应实施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和自我构建,彻底打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壁垒;又是新一轮经济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如果不能实现“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目标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会出现与改革相分离的状况和局面,就会造成“两张皮”现象。就理论分析而言,“发展型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配置效率和效益,就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对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促使各类市场主体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决断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数据统统纳入生产要素,着力推进破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强调“入场环节和在场环节统筹,致力于推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型改革”的重点措施,包括继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真正让土地、人口、原材料、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充分流通、合理流动。“治理型改革”重点聚焦于解决突出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当下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概括地说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部分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不畅,部分领域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偏高等问题。譬如,有的地方隐形壁垒多、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行政执法一刀切、办事成本高等问题仍然突出,与政府改革目标、企业期待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不小的差距。党中央牢牢抓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使得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显著,政府的作用也更为有效。发展方式是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发展方式变革是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的先导,因而政府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经营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展方式变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关系到能否拥有新的引擎、获得新的优势、取得新的成就的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基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单位,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构想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以及发生根本性转变,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并重的产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坚守“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创新发展的结果,这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改革始终是手段,中国式现代化是目标,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


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愈来愈丰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标识性的概念,它由规则维度的“企业制度”、理念维度的“企业家精神”和实体维度的“世界一流企业”三个维度构成。中共中央早在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原来的《公司法》因应政策导向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公司资本制度做出重大改革和调整,强调“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以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投资方向、确定公司信用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20151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国企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国有企业的功能类别和划分标准。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随后的2022年《公司法(修订草案)》审议稿中,首次增加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为《公司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的这个表述,无疑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最权威的表达形式。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本质上具有超越国有企业范畴的普适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全可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实现共通性。进一步完善、规范和推广现代企业制度,是《公司法》重要立法原则和法律实施的规范准则。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自主经营成为企业现代性的主要标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为重要的改革任务,进一步明晰了公司是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的企业法人,界定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法定地位与法律关系。从《公司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关系上看,《公司法》的演进与“体制-市场-企业”结构之间存在机制性联系,每当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功能定位和企业制度构建发生变化的时候,《公司法》的内容也随之发生相应的体系性变化,这是我国法治体系演进机制呈现“体制引导性”特征在商法领域的具体反映。因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新兴产业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实问题的产物,能够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产业更新和生产力跃升的直接力量,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经济载体。

(二)运用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新质生产力是代表科技革新、产业迭代的前沿力量,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下,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实践,强化了全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载体。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项工作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先进生产力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质生产力从“新”“质”“力”三个维度,适应并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内在需求,突出体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特点和新起点,有助于在促进效率变革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实能够有效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粗放、质量和效率不高,产品供给质量不够高、供给结构不够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助于运用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可持续性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盘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并非仅仅表现在某个群体的提升上,最根本的是必须促进和实现14亿人口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建立在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把体现和维护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和愿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首创精神,牢固地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生产与发展逻辑,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与独创范式。

(三)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基础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的第一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又是终极目的。科学而准确地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促进充分平衡发展,是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根本出发点。需要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人的需要动机又决定了生产实践的开展,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主要内容的美好生活”, 具有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是现实生活发展的一个新样态。这种美好生活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样态,代表了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未来走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综合国力实现跃升发展,是我国取得世界发展奇迹的一条重要经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决定》在第四部分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标题,用整整一个部分的篇幅集中表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问题。《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只有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才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只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适时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明确规定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教育强国”,就是指国民教育的综合实力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无论是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产出率,还是世界前沿科学科研成果的产出率,都是世界一流的、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家。未来需要进一步系统构建教育强国的实践体系,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和规划部署,“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当务之急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高等院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要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把产业界引入课堂教学、课程合作、专业联办、学系共建等,鼓励大型企业或行业协会共建与本行业紧密相关的产业学院。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要按照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未来要跳出单纯从教育看教育、研究教育的怪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找准战略支点,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科技人才的培育是最根本的培育,必须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人才要素创新性配置,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促进人才要素集聚,着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要素基础。

(四)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领导

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拥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领导能力,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主要体现在党具有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决策落实能力上。健全的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是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72次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先后审议通过了超过600份改革文件,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确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举措,始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不迷航、不偏航。《决定》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尤其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就越是复杂尖锐,必然会遭遇各种阻力和障碍,每前进哪怕是一小步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决定》以“六个坚持”的科学表述,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并且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国之大者”,而且是事关全民利益、事关人心向背的现代化, 也是接受人民评判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到底有没有成效?有多大的成效?建设得好不好、到不到位?所有这一切只能由人民说了算。人民作为授权者,应当监督权力的使用过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的使用始终围绕人民利益进行。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与内部治理的各项举措、各个领域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联动集成、密切互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光靠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增强政党治理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治理内容的有机性,这是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基本前提。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权力机关和公职部门应当依据人民的意见诉求扬优势、补短板,更好地推进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譬如,各地政务大厅中悬挂的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的标语,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对制度建设评判的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已成为衡量现代化制度建设成效的主要途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既不能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仅仅当作标语高高挂起, 而应该贯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普通老百姓一种过好日子的生活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落实就是过好日子的体现。执政党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全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周勇 】
下一篇:没有了